大学报的是广告学专业,原因,有不随传统的成分,也有掷骰子的成分。然而入学后,几次体检都说我是色弱,遂失去了染指艺术事业的信心,自顾自玩一些别的东西去了。这两天,想再认识一下颜色这门学问的基础,看了不少资料,却迷失在概念和历史里面。现在,希望化繁就简,先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 颜色是什么
  • 人眼如何分辨颜色
  • 电脑屏幕怎么产生颜色
  • 怎么表述颜色

颜色是什么

1. 电磁波频谱

1887 年,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也证实了其实是电磁波的一种。但光到底是微粒,还是波动,还是二者都是,还是不仅都是?关于这个话题,《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做过荡气回肠的叙述,曾经看的我走火入魔,然而我暂时还没有胆量回答它。在此,我且按照波动去理解它。

在几近无限的电磁波频谱当中(如下图),越往左,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是紫外线、X 光、伽马射线的区域;越往右则反之,是微波炉、收音机、Wi-Fi 所用的频段。而人眼所能感知的可见光,实际只是频谱当中高亮出来的一小部分,波长在 400-700nm 之间。

可见光频谱

src: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M_spectrum.svg

2. 棱镜散射

当光从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其速度会发生改变,速度的改变导致光的折射,而不同波长的光由于折射率的不同,会被摊开到了不同的角度上,产生色散现象(如下图)。一般波长越小,折射率越大,反之亦然,所以一束白光从空气进入三棱镜之后,经过折射,呈现出分散的颜色带来,波长较短的蓝色在下方,波长较长的红色则出现在上方,可见,一束自然光,看起来是普通的白色,但其实它是各种波长的光共同组成的。

Light dispersion of a mercury-vapor lamp with a flint glass prism

src: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ight_dispersion_of_a_mercury-vapor_lamp_with_a_flint_glass_prism_IPNr%C2%B00125.jpg

3. 物体颜色

但是颜色显然不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因为同一样东西的颜色并不是不变的,在不同的灯光环境下,经常会出现颜色不一致的情况。这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之后,一部分被物体吸收了,我们看到的只是被反射出来的那部分,反射出来的光线波长如何,看到的颜色既是怎样。我们看到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除了绿色之外的其他颜色都被叶片吸收了,只有绿色被反射到了眼睛里。

green leaf reflect green light

src: www.mstworkbooks.co.za/natural-sciences/gr8/gr8-ec-04.html#toc-id-5

人眼如何分辨颜色

1. 感光细胞

视网膜内置感光细胞(Photoreceptor cell),该细胞负责将光线转换成信号,刺激生物学过程,完成最终的处理。具体来说,信号的生成,是其中的感光蛋白(Photoreceptor proteins)吸收光子后,使细胞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发生了改变。

human eye

src: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Three_Internal_chambers_of_the_Eye.png

这样的感光细胞,在哺乳动物眼睛内有三种:Rods、Cones、pRGC,前两者负责视觉处理,后一种支撑生理时钟(circadian rhythm)和瞳孔反射(pupillary reflex)。Rods 对光非常敏感,单个光子即能触动,所以在较黑的夜里虽看不出颜色,但能辨别大致环境;Cones 则需要明亮的环境才能产出信号,因为它才是颜色识别的主要担当。

2. 三色色觉

人眼内有三种 Cone 细胞,分别负责短(S)、中(M)、长(L)三种波长的光线感应,对应蓝、绿、红三色。

Color Sensitivity

src: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1416_Color_Sensitivity.jpg

光被视网膜内的 Cones 等细胞转换成脉冲信号之后,再经由视觉神经(optic nerve)传导致大脑,最后由相应的大脑皮层加以解释,完成颜色等视觉认知。

src1: www.mstworkbooks.co.za/natural-sciences/gr8/gr8-ec-04.html#toc-id-7;
src2: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Ventral-dorsal_streams.svg

电脑屏幕怎么产生颜色

日常生活当中,电脑、手机屏幕上的颜色,显然不是靠表面反射自然光来实现的,那么,它们又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呢?

1. 像素发光

这里的屏幕是指自带光源的屏幕,包括背光和 LED 自己发光,它们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像素点组成,比如我的 MacBook Pro 15.4 with retina display 的分辨率是 2880x1800,一共具备 2880 x 1800 = 5,184,000 个像素,平均每英寸像素密度( PPI,pixels per inch)为 sqrt(2880^2 + 1800^2) ÷ 15.4 ≈ 220,如此高的像素密度,不贴近屏幕仔细看,几乎看不见像素点,因此号称 Retina Display。

pixel

每个像素由一般由红、绿、蓝 3 个发光单元组成。各发光单元各自单独发光,即分别产出红、绿、蓝纯色;若两两混合,绿蓝为青,红蓝为粉,红绿为黄;两个或三个发光单元,再辅以发光强度,则得到其他的海量色彩。

pure color in pixels

红、绿、蓝,单独发光成色

两两组和示例:分别得到青、粉、黄

两到三个像素,以不同发光强度组合示例:橙、霓虹粉、青绿
src: https://www.chem.purdue.edu/gchelp/cchem/RGBColors/body_rgbcolors.html

2. 进制代码

二进制的世界,所有东西都用 0 和 1 来表示,颜色也不例外,问题只是用多长的 0 和 1,因为内存终究是有限的。通常见到的有 8、16、24 bit 色。

以 8 bit 为例,一个 bit 有 0 或 1 两种可能,8 bit 即 2^8,能表示 256 种颜色,计作 0 - 255,或 000 000 00 - 111 111 11。留心特意标注的空格,是为了说明它是一个 8 x 8 x 4 的表示规则。前面的两个 3 bits 分别分配给 R 和 G,最后的一个 2 bits 留给 B,原因是人眼三分之二的感光器都在处理波长较长的红、绿色,对蓝色不那么敏感,所以少分一个 bit。

到 24-bit 色,称号「真彩」,True Color,我入门电脑那会,还是个要写在显眼位置的重要卖点,现在不稀罕了,属于不言自明的标配。它为 RGB 三者的每一个原色都提供 2^8 种梯度,所以理论上,能提供 256^3,即 16,777,216 种颜色。据说人眼能区分的颜色也就大概一千万种, 因此加冕「真彩」。

以常见的 24-bit 色为例,使用十进制计数,黑色计作(R=0, G=0, B=0),白色为(255, 255, 255),其他颜色的组合,则在 0 - 255 范围内,变动对应位置的数值即可,比如 50% 灰即为(128, 128, 128),浅黄可为(200, 180, 120)。

十进制对人友好,但与比特(bit)之间的关系可能不够直接;二进制对机器友好,但折磨人,比如浅黄(11001000, 10110100, 01111000);而十六进制刚好可以通过 2 个符号表示 1 个 byte(8 bits),既整齐的呼应二进制,又满足人眼辨识,比如浅黄(C8, B4, 78),所以也极常用,尤其是 Web 端,比如 #C8B478。

Color Name (Decimal RGB) (Binary RGB) (Hexadecimal RGB)
Black (0,0,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
White (255,255,255)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FF,FF,FF)
Red (255,0,0) (11111111,00000000,00000000) (FF,00,00)
Green (0,255,0) (00000000,11111111,00000000) (00,FF,00)
Blue (0,0,255) (00000000,00000000,11111111) (00,00,FF)
Cyan (0,255,255) (00000000,11111111,11111111) (00,FF,FF)
Magenta (255,0,255) (11111111,00000000,11111111) (FF,00,FF)
Yellow (255,255,0)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FF,FF,00)
Gray (128,128,128) (10000000,10000000,10000000) (80,80,80)
Pale Yellow (200,180,120) (11001000,10110100,01111000) (C8,B4,78)
24-bit 色的十进制、二进制、以及十六进制书写
src: http://www.rit-mcsl.org/fairchild/WhyIsColor/Questions/4-5.html

怎么表述颜色

人类发现、发明积累下来的知识,总会通过成体系的结构来组织、表示、和传播,颜色也不例外。由于涉及的术语繁多,这里力求找到一个基本框架,来梳理这些交织错综的知识点,形成一个较为规整的思路。

1. 颜色的属性:Hue

Hue,色相,人眼可以区隔的颜色刺激的最小单位。三棱镜透出来的彩虹色,即是人眼对不同波长的纯色感知。它不同于颜色的其他属性,比如饱和度、亮度等,通常以以下形式出现:

  • 色带上的数字
  • 直角坐标系里的坐标
  • 色盘里的角度
hue in rectangle hue in chromaticity diagram hue in color wheel
src1: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d/HueScale.svg;
src2: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b/CIE1931xy_blank.svg;
src3: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3/32/RGB_color_wheel_72.svg

2. 混合模式:Color Mixing

纯色可以从自然光来,也可以合成。存在「加」和「减」两种颜色混合模式,混合后,前者越偏白,后者越偏黑。所使用的原色也不一样,前者 RGB,后者 Cyan、Magenta、Yellow 再加一个 K(Black,区别于 Blue)。前者多见于屏幕显示,后者则多应用于印刷,在这里,暂且只关注 RGB,不多考虑 CMYK。

additive color subtractive color
src1: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2/AdditiveColor.svg;
src2: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9/SubtractiveColor.svg

2. RGB & HSB

回到日常的应用场景,在做一些图片操作时,常接触类似下图的调色板。结合上文来看,现在 左边的 RGB 调色板就比较好理解了,R、G、B 每个颜色有 2^8 一共 256 级变化,分别拉动滑块,选择各自的级数,组成成色,旁边有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数值结果。那么,中、右图的 HSB 又如何理解呢?

rgb hsb pixelmator swatch
macOS 内置的 RGB 与 HSB 调色板;Pixelmator HSB 调色板

rgb

hsb

Sketch App Touch Bar 上的 RGB 与 HSB 调色板

HSB 其实就是 HSV,HSV 则通常跟 HSL 一起出现,它们都是 RGB Color Model 的表现形式。之所以在方便的 RGB 旁边再搞一个 HSB,是因为 RGB 数值虽对机器友好,但与人眼对颜色的感知并无直接联系,没有表现出人眼对颜色在鲜艳程度、明暗程度上的感知。

shadow illusion

人的视觉感知系统并不如机器般精密
Checker shadow illusion: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hecker_shadow_illusion

在我们的直觉里,没有说这片叶子里 R 有多少,G 有多少,只有颜色是什么,它有多亮,多饱和之类的说法。HSV,HSL 分别代表 Hue、Saturation、Value、Lightless,用圆柱坐标系表示如下。

src: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HSL_and_HSV

Hue,色相,前面提过,在上图调色板内,通过圆盘中的一个具体角度去定位;Saturation,饱和度,且不做词语上的解释,它是一个百分比,取值区间不定,不同软件区间不同,比如 macOS 系统调色板是 0 - 100%,Pixelmator 则是 -100% - 100%,本质上的含义是一样的,即 Hue 里含灰色的多少;Value、Lightness,亮度,数值越大越白,越小越黑。

结合上图,一张绿叶照片,饱和度数值越高越鲜艳,拉到最低就是一张灰色的绿叶照片;亮度数值越高越白,拉到最大就是一张白纸,反之就是一张黑纸。正像人眼,刺眼的光下一片空白,无光的夜里一片黑暗。

3. Color Model & Color Gamut & Color Space

Color Model 为某个颜色范围的数学表达,Color Gamut 为某款屏幕所能显示颜色的范围,Color Space 则为:通过某个色彩模型,某款屏幕所能显示的颜色范围。

Color Model + Color Gamut = Color Space
sr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Jv1N8akoUs

CIE1931xy gamut comparison

Comparison of some RGB and CMYK colour gamuts
on a CIE 1931xy chromaticity diagram
src: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Color_space

上图信息含量异常丰富。它叫做 The CIE 1931 xy chromaticity space,是 R、G、B 三维频段映射到二维坐标系之后形成的,舍弃了亮度,由色相(Hue)和饱和度(Saturation 或 Colorfulness 或 Chroma 或 Intensity 或 Excitation Purity)组成,展示的是人眼可见的所有颜色范围(这就是一个 Gamut),这个坐标里任一对 (x, y) 都对应一个颜色。

马蹄形状标注了波长数值的外围,对应的是实际的可见光谱。各个三角形框出来的区域,则是各个 Gamut,比如熟悉的 sRGB、Adobe RGB 等,我这台 MacBook Pro 15 2017 款支持的 P3 色域涵盖了 100% 的 sRGB,蓝、绿部分较 Adobe RGB 窄,红色部分则要宽一些。

各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即是各个 Gamut 的三个原色,这三个原色所能混合的所有颜色,都只能在这个三角形之内。若要做双色混合,只需在三角形内,选定两点之间划一条直线,正中的位置即是混合后的颜色。若要寻找某个颜色的补偿色,比如左下角波长 470 nm 的蓝色,则可以从 470 开始,过中间白点(White Point),再顺延往上,在边界相交的点即是补偿色 575 nm 左右的黄色。

这一部分,还有很多知识,需要之后结合实践去看和理解。


自学笔记,未经批改、反馈,难免错漏。

除 Wikipedia 之外,还有参考链接若干:

  • https://www.khanacademy.org/partner-content/pixar/color
  • https://www.w3schools.com/colors/default.asp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Jv1N8akoUs
  • http://www.rit-mcsl.org/fairchild/WhyIsColor/